在公元219年,关羽发起对襄樊的攻击,庞德和于禁奉命前往支援,却未曾料到会被关羽所擒。庞德面对困境,依然高昂着头颅,坚决不屈服,最终被残忍地处决。
听闻此事,曹操不禁涕泪横流。曹丕继位,更是特地颁发诏书,对庞德的忠诚与义气给予高度赞扬。
令人称奇的是,庞德曾忠心耿耿地追随马超父子长达20余载,然而在215年曹操攻克汉中之际,他毫不犹豫地投向了新的主人;然而这一次,面对仅共事四年的新主曹操,庞德却毅然决然地以自己的生命作为报答。
仅凭忠义,为何庞德对昔日的上司马超竟如此冷漠;若非如此,那么究竟是什么,让庞德甘愿以生命为代价去捍卫?
01
公元211年,曹操意图进军关中讨伐汉中的张鲁,这一消息传至马超等关西军阀耳中,他们误以为曹操意图吞并自己,于是联合起来发起反叛,导致关中之战随之爆发。
公元213年,马超在夏侯渊的指挥下遭受了挫败,被迫退守至陇西地区。随后,他又遭遇了杨阜等人的攻击,无奈之下只得继续撤退,最终投靠了汉中的张鲁。
庞德,这位追随马腾、马超父子数十载的勇猛将领,同样紧随马超的脚步,抵达了汉中之地。
然而,面对马超的投诚,张鲁却心生疑虑。马超多次恳请领兵征讨凉州,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张鲁在派遣马超出征之际,特地留下马超的爱妾董氏和儿子马秋作为人质,与此同时,一同留下的还有旧部庞德及其家人。
不怪张鲁不敢信任,马超起兵反曹这事颇为人所诟病。
当时,马超的父亲马腾以及他的弟弟马铁、马休等整个马氏家族,几乎都身处曹操掌控的许都和邺城。马超的背叛行为,直接导致了整个马氏家族被曹操所杀。
《三国志》中记载清晰,马腾返回京城附近,马超便接管了他的部众,随后便与韩遂结盟,一同率军进攻潼关。由此可知,马超为了个人利益,甚至可以置父亲和兄弟于不顾。
张鲁不仅安排马超的堂弟马岱随马超一同领军,而且将马超家族的所有成员,包括庞德在内,全部留在了汉中,以人质身份居住,以此作为预防万一的措施。
马超再度彰显了他枭雄的本色。在公元214年,他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家人,秘密地归附了刘备。
不得不说,马超与刘备颇有几分相似之处,为了个人利益,他们都能毫不犹豫地舍弃家人。因此,刘备接纳马超,或许正是基于他们性格上的契合。
马超此举,使得妻子与孩子再次陷入危险境地,与此同时,庞德也遭遇了同样的危险。
在这段日子里,他内心充满了无尽的苦楚,甚至不惜采取手段来保护马超的家人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,即便他有心追随马超,张鲁恐怕也不会轻易给他这个机会,反而可能给自己招致不必要的麻烦。
幸运的是,庞德并未沉溺于长时间的苦闷之中;在公元215年的春天,曹操率领的强大军队攻克了阳平关,张鲁选择投降;庞德与马超的妻儿也身处其中,静待曹操的决定。
众所周知,曹操生平最为深恨的敌人,非刘备莫属,而马超亦位列其中。他曾言,若马超不亡,那他曹操便将无处安葬。
庞德与曹操相见之际,或许内心早已做好了牺牲的打算。但出乎意料的是,曹操只是将董氏赐予了阎圃,马秋则赐给了张鲁,同时他自己被封为立义将军、关门亭侯,食邑达到了300户。
由此可见,并非庞德主动离弃马超,反倒是马超在决策时,并未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家人以及跟随他多年的老将庞德的处境。
尽管马秋最终被张鲁所杀害,然而这或许是在后续发生的事情,庞德当时或许已经向曹操施以援手,这才导致了马超的妻儿被分别赐予阎圃和张鲁的结果,因此庞德也可谓是做到了仁至义尽。
庞德在马腾父子麾下效力多年,却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。然而,曹操对待庞德的反叛行为,不仅没有责怪,反而授予他将军之职并封侯。在这种背景下,庞德对曹操的忠诚是合情合理的,也不违背忠义之道。
终究,即便关羽那般忠诚正直,也是因为刘备在早年将他视为手足之情,才得以获得这样的赞誉。
02
庞德之所以对曹操忠诚至极,却对马超态度冷淡,这不仅仅是因为曹操曾给予他宝贵的赏识,更在于曹操对他深信不疑。
庞德,字令明,凉州南安人。
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,庞德的实力实际上并不逊色于张郃、徐晃等众多名将。然而,他的光芒并未那么耀眼,这主要归因于两点:一是他的主公马腾父子,二是他自身的性格特点。
史料记载,自公元190年左右起,庞德便追随马腾与马超父子,参与了十余年间的一系列战斗,期间他屡次展现出超群的勇猛,多次成为全军中的佼佼者。
初平年间,庞德凭借其勇猛的战功被授予校尉之职。在曹操平定河北袁氏势力之际,钟繇率领关中各路将领协助作战,庞德作为马超麾下的先锋,一战便击溃了袁军,同时还斩杀了郭援。
事后,听说郭援是钟繇的外甥,庞德又向钟繇请罪,被钟繇原谅。
显而易见,庞德的个性特点便是战场上勇猛异常、同时情商亦颇高的将领。在他看来,或许最为关键的不是物质待遇,而是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机会。
庞德在向曹操投降之际,他的堂兄庞柔以及前主公马超,均已向曹操的宿敌刘备俯首称臣。
在这种背景下,曹操依然对庞德给予了极高的待遇,并且并非仅仅是表面上给予优待而背后却有所猜疑,反而迅速派遣庞德随曹仁一同平定了宛城的叛乱。
因此,在庞德看来,曹操此举无疑是对他极大的信赖之表现。
在宛城进行救援行动之际,樊城的众多将领鉴于庞柔和马超之间的联系,对庞德产生了疑虑。然而,曹操仍旧决定任命庞德担任先锋,让他与于禁一同前往救援曹仁。
庞德性格如此坚定,曹操又对他给予了极高的信任,因此在战事尚未爆发之际,他早已下定决心,誓要竭尽全力回报曹操的厚爱。
庞德曾如此表达,承蒙国家厚爱,我决心以死相报。我必须亲自挑战关羽,这场战斗,要么我亲手斩杀关羽,要么关羽将我击败。
而且事实也是如此。
在战役进行期间,汉水水位急剧上升,导致城外庞德、于禁等将领的军队营地悉数被洪水吞噬,他们只能无奈地望着波涛汹涌的河水,而关羽则率领水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势。
庞德将企图投降的董衡、董超等人斩杀,但这并未能阻止魏军大量向关羽投诚。庞德感到极度愤怒,于是猛攻关羽,双方箭矢用尽后,便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。
然而,遗憾的是身边的士兵数量日渐减少,庞德不得不乘坐小船打算逃回曹仁的营地,却没想到船只突然翻覆,最终被关羽俘虏。
庞德被俘,关羽便以庞柔、马超在蜀地为依据,试图劝诱庞德归降。
殊不知,正是由于这个原因,庞德才遭到众将猜疑,自己还因而表明自己誓死不降。以庞德的性情,又怎么会食言而肥呢?
所以,面对关羽的招降,庞德表明,曹操是我心中的魏王,你家刘备算是什么东西?
有人说,庞德是由于关羽也是忠义之人,所以企图以忠义的形象来感化关羽求得活命,但现实上,庞德真怀着这个目的的话,不会这么说话。
比如,我们对比下,当初被张飞义释的严颜说的那番话:你们侵夺我方州郡,只有断头将军,没有投降将军!死就死,生什么气呢?
这其中有什么差别呢?严颜只说现实和自己的委屈,却没有一句话降低刘备集团,特别是针对刘备本人;而庞德却直接针对刘备进行品格侮辱。
所以,庞德并无降意,是真的只求速死。
03
庞德求速死,除了要以忠义来酬谢曹操的知遇之恩和信任以外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便是曹魏的人质准则。
早在曹操征伐张绣之后,便确立了人质准则,将领战士在外出征,其家属妻儿一般都留在后方为人质。一旦守城不到100天,或许已有援军却向敌人投降的,将士家属都要受到处分。
于禁、庞德率军救援樊城,到被关羽所俘,应该不到100天的时刻。
而庞德死后,两个儿子被封为列侯,曹丕后来又封庞德的四个儿子为关内侯。可见庞德出征时,其妻儿也在曹操的手中为人质。
即便如马超这样的冷血枭雄,晚年孤寂之时,也曾屡次为他满门被杀而屡次捶足顿胸。
董氏之弟董种向马超拜年,马超捶胸吐血地说,家里100多口人都被杀了,我俩还道贺个啥?
马超临死之时,向刘备上奏时也说,满门被杀,只有一个从弟马岱承继香火,期望刘备予以照料。
而关于马氏一门如何惨死,庞德心中是很清楚的。因而假如自己真的投降了,那等候自己家人的,估计也会是相同的命运。
庞德不是马超,从各种行为来看,都算是个重情义的人,所以庞德大概率是不忍心让全家人为自己陪葬的。
庞德从190年前后为将,也算是纵横疆场30余年,此刻庞德的年龄应该至少是50岁以上了,人老多情,庞德求速死,八成也有顾念家人性命的原因在里面。
汉水英魂断,万古忠义存。庞德的死,为他自己迎来了身前死后名,和一家人的安全富有,关于庞德来说,或许这也就足够了。
富明证券-十大配资公司-配资操盘股票-配资网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